念奴娇 其二 皋谟叔时方侨寓吴门,发春有乘龙之信,故次首及之
卧龙山下,映明妆十里,粉红蛾绿。
中有仙姿犹独立,淡比霜前白菊。
听说新春,笙箫十院,并唱乘鸾曲。
钗声花气,只愁消尽君福。
当日鹤市曾游,馆娃人一笑,许迎金犊。
五夜西风三月雨,惆怅看花杜牧。
山影眉同,波光眼似,君笑吾当哭。
此情休问,铜荷泪飐残烛。
中有仙姿犹独立,淡比霜前白菊。
听说新春,笙箫十院,并唱乘鸾曲。
钗声花气,只愁消尽君福。
当日鹤市曾游,馆娃人一笑,许迎金犊。
五夜西风三月雨,惆怅看花杜牧。
山影眉同,波光眼似,君笑吾当哭。
此情休问,铜荷泪飐残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发生在苏州(吴门)的春日婚礼,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复杂的情感。
上阕开篇用"卧龙山下"点明地点,用"粉红蛾绿"描绘婚礼现场的华丽装饰。新娘如同独立的白菊般清雅脱俗,但"听说新春"以下几句却暗含担忧:虽然现在笙歌热闹,但这样奢华的生活会不会耗尽新郎的福气?
下阕转入回忆与感慨。"鹤市曾游"暗示这里曾是繁华之地,"馆娃人"(西施)的典故更添历史厚重感。词人自比唐代诗人杜牧,表达对美好事物易逝的伤感。最后用"山影眉同"的比喻,将新娘的眉眼与山水相连,而"君笑吾当哭"的对比,更突出了词人复杂的心绪。
全词最动人的是那种"笑着流泪"的矛盾情感:表面在描写喜庆婚礼,实则暗含对繁华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就像最后"铜荷泪飐残烛"的意象,华丽的烛台承载着将尽的烛泪,正是这种盛极而衰的预感,让整首词在华丽中透出淡淡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