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庙下古松

祠屋苍松多午阴,相携阴下一閒吟。
干承雨露参天直,根结茯苓入地深。
旁立断碑还草莽,人磨荒藓认辽金。
慇勤爱护莫摧折,恐负栽培造物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松树在祠堂旁的景象,通过松树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生命力和历史传承的感慨。

前两句写祠堂边的老松树投下大片阴凉,诗人与友人一起在树下悠闲吟诗。这里用"午阴"和"閒吟"营造出宁静惬意的氛围。

中间四句集中描写松树的姿态:树干承接雨露长得笔直高耸,树根深入地下结出茯苓(一种珍贵药材)。旁边倒着断裂的古碑淹没在草丛中,人们拨开青苔辨认辽金时期的字迹。这些描写形成鲜明对比——松树依然挺拔生长,而人类的历史遗迹却已残破模糊。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要好好爱护这棵古松,不要随意砍伐,以免辜负大自然培育它的苦心。这里"造物心"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创造万物的心意,也暗含对生命延续的敬畏。

全诗通过一棵古松,巧妙串联起自然景物、历史遗迹和人生感悟。松树既是见证历史的"活化石",也象征着顽强不息的生命力。诗人提醒人们要珍惜这样的自然遗产,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