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一个被遗忘臣子的复杂心境。
前两句"先帝何曾宠幸臣,家园籍没几经春"用自嘲口吻说:先帝其实并不宠信我,我的家产早就被没收多年了。这里的"何曾"带着苦涩的反问语气,暗示主人公曾经显赫但已失势的处境。
后两句笔锋一转,描写眼前美景:如今这一片山水(一丘)赐给了月亮(婵娟魄),让西湖在月光下美得像洛水女神。这里用"洛神"这个典故,将月光下的西湖比作曹植笔下翩若惊鸿的洛神,突然从失意转到极致的浪漫想象。
全诗最妙的是这种强烈反差:前两句是现实中的失意,后两句是想象中的绝美。诗人把个人遭遇与自然美景并置,让失意臣子在月光西湖中找到精神寄托,既表现了无奈,又展现了超脱。短短四句就完成从现实到意境的飞跃,这正是古典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
周文璞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