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禅宗公案故事,用钓鱼打比方来谈"悟道"的关键。
第一句"一桡提起定纲宗":就像钓鱼时鱼竿一抬就能判断有没有鱼,禅师通过简单动作就能看出弟子是否开悟。这里"纲宗"指禅法的核心。
第二句"直得乾坤大地空":真正悟道时,会感觉天地万物都变得通透空灵,是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
第三四句说夹山禅师(故事中的高僧)当初对弟子的测试太宽松,导致后来禅法被误解。就像没钓到鱼却说钓到了,结果错误的说法流传天下。
全诗用钓鱼比喻教学,核心是说: 1. 真正的悟道需要严格验证 2. 老师若降低标准,错误理解就会泛滥 3. 禅宗的精髓在于直接了当的实证,不能含糊其辞
就像现在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强调传承学问必须严谨,否则错误会越传越广。通过钓鱼这个小故事,把深刻的道理说得生动易懂。
释宝印
释宝印(一一○九~一一九一),字坦叔,号别峰,俗姓李,嘉州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少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峰。会圆悟归昭觉,留三年。后南游,谒佛性泰、月庵果、草堂清。晚至径山,谒大慧宗杲禅师。大慧南迁,乃西还。后再出峡,住保宁、金山、雪窦。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敕补径山,召对选德殿。光宗绍熙元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谥慈辩。为南岳下十六世,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事见《渭南文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