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

战城南,伤乎悲。
将军只手安可支,豺虎当路人饥疲。
虽则饥疲,朝廷恩,安可亏。
海宇茫茫谁惟思,我为忠臣人不知。
忠臣死时心转足,力尽筋衰堪瞑目。
声名非是身外传,人心动处神灵宣。
光明可以耀日月,九原何处非青天。
血肉之躯何足怜,扪心念之安得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战场上的悲壮心境,核心主题是忠诚与牺牲。诗人用直白的语言刻画了战争残酷的现实——将军独自苦撑危局,士兵们饥饿疲惫,敌人凶残如豺狼。但即便如此艰难,将士们依然坚守"朝廷恩情不可辜负"的信念。

诗中最打动人心的部分在于对"忠臣"心理的刻画:明知会战死沙场,内心却感到满足;虽然肉体终将消亡,但精神的光辉能与日月同辉。诗人用"血肉之躯何足怜"这样震撼的句子,凸显了忠义之士将精神价值置于生命之上的崇高选择。最后"扪心念之安得眠"的质问,既是对自己良心的拷问,也引发读者思考:在艰难处境中,我们是否也能坚守内心的道义?

全诗通过将军的独白,展现了古代军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以及"但求问心无愧"的精神境界。这种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只为坚守信念的品格,正是这首诗最动人的力量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