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古代游子离家谋生的辛酸。
开头两句"出门必春初,入室必冬暮"像两个时间坐标:每年刚开春就要离家,直到寒冬腊月才能回来。一个"必"字,把这种年复一年的规律性离别写得特别扎心,说明这不是偶然,而是底层百姓的生存常态。
中间两句"岂无儿女情,终岁不暇顾"最让人心酸。谁不想在家陪孩子呢?但整年在外奔波,根本顾不上家庭温暖。这里藏着多少想说又说不出的愧疚。
最后两句画面感很强:挥手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夕阳烟树中。这个场景既美丽又凄凉,把"离别"这个抽象概念变成了可见的画卷。夕阳和烟树这两个意象,给全诗蒙上一层温暖的忧伤。
全诗妙在没有直接哭穷喊苦,而是用"春天走、冬天回"的生活规律,"挥手告别"的日常场景,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艰辛。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比直接诉苦更有力量,让人读后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