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

塞垣高柳暮毵㲚,倚杖巡檐月已斜。
戍古无邻霜已冷,莫教吹落小梅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孤寂画面,通过几个简单却富有意境的场景,传递出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前两句写景:边塞城墙旁,高大的柳树在暮色中垂下细长的枝条("毵㲚"形容柳条细长下垂的样子)。一位老人拄着拐杖,在屋檐下徘徊,此时月亮已经西斜。这里"倚杖"暗示主人公可能是年迈的戍边者,在寒冷月夜独自徘徊的身影格外孤独。

后两句抒情:古老的戍所周围荒无人烟,寒霜已降,天气转冷。诗人恳切地说:笛声啊,请不要吹落那枝小梅花。这里的"小梅花"可能是实指,更可能是比喻——既指笛曲《梅花落》,也暗喻戍边人心中最后一点温暖与希望。诗人用"莫教"二字,表达了对这点温暖被寒夜吞噬的深深忧虑。

全诗妙在将边塞的荒寒与戍人的孤寂,都凝聚在一个"小梅花"的意象上。那枝风雪中颤抖的小花,就像戍边人坚强又脆弱的内心,而悠远的笛声,则成为触动这份脆弱的情感媒介。诗人没有直接说思乡,但通过"护花"的请求,让读者感受到更深沉的乡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