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桥

万安桥在泉南郡,骢马来时踏淼茫。
群柱直排沧海浪,夹阑横截洛阳江。
荔花洲岛春风暖,榕叶亭台晓日苍。
浩想蔡公能济险,转因驱石笑秦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泉州万安桥的壮丽景色,并借古讽今表达对修建者的敬佩。

前四句写桥的雄伟气势: 万安桥横跨在泉州南部的江面上,骏马奔驰而来时仿佛踏着浩渺的水波。桥墩像一排柱子直插汹涌的海浪,桥栏横跨江面,气势非凡。诗人用"踏淼茫""排海浪"等动态描写,让静止的桥有了奔腾的力量感。

后四句借景抒情: 五、六句笔锋一转,用荔枝花、榕树等闽南特色风物点缀画面:开满荔枝花的沙洲春意融融,榕树掩映的亭台在晨光中苍翠欲滴。这些柔美的意象与前面壮阔的桥形成对比,展现刚柔并济的美。

最后两句点睛之笔: 诗人联想到主持修桥的蔡襄(北宋名臣),感叹他为民造福的智慧胆识,反而嘲笑秦始皇驱石填海的传说(传说秦始皇想用神鞭赶石头修桥)。这里用对比手法,褒扬脚踏实地为民办事的官员,暗讽好大喜功的统治者。

全诗亮点: - 画面感极强,从巨浪奔腾到荔花榕影,宛如航拍镜头与特写镜头的切换 - 用"笑秦皇"这种接地气的表达,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说得通俗有趣 - 通过一座桥,既赞颂工程奇迹,又传递"为民务实才是真本事"的价值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