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树苔波月渍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短诗虽然只有七个字,却像一幅微缩的山水画,用极简的笔触勾勒出静谧的月夜意境。

"壶树"可能是造型如壶的老树,也可能是诗人把眼前景色想象成壶中盆景;"苔波"二字很妙,既写活了青苔在月光下如波浪般起伏的质感,又暗示了湿润的夜露;"月渍皴"用画画的皴笔技法来形容月光斑驳的效果,仿佛月光是渗透在景物中的水墨颜料。

全诗没有动词,却通过三个名词词组层层叠加:老树的轮廓—青苔的纹理—月光的晕染,就像用三个特写镜头拼接出完整的月夜小景。诗人把绘画技巧融入文字,让读者既能看见苔痕的湿润,又能触摸到树皮的粗糙,还能感受到月光的流动感。这种"诗中有画"的写法,展现了古人观察自然的独特视角和精妙的文字表现力。

王予可

王予可(?~一一七二),字南云,吉州(今江西吉安)人。南渡后居上蔡、遂平、郾城间。早年隶军籍,三十岁左右时大病后忽发狂,愈后能把笔作诗文,作品中多避宋讳,遂以诗文名,佯狂玩世。金大定十二年兵乱,乱兵将领知其名,欲挈之北去,未几即病卒。事见《中州集》卷九,《金史》卷一二七有传。今录诗八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