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自渝乘机至乌鲁木齐(1996—1998年)

鲲鹏乍举冲天翼,遥山近岑无数。
秦岭如屏,黄河似带,都是曾经行处。
苍茫万绪。
记三十年前,别亲西去,断雁惊弓,玉关霜重畏前路。
而今又来故地,道明珠璀璨,诗国花吐。
久倚舷窗,高原戈壁,干渴堪怜如故!
情怀渐苦。
念堤决长江,墨云犹怒。
安得东风,挽西天化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坐飞机从重庆到乌鲁木齐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的思考。

上半部分写飞机起飞后看到的景色和引发的回忆。开头用"鲲鹏"比喻飞机,一下子飞上高空,看到无数山峦。"秦岭如屏,黄河似带"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从高空俯瞰的壮阔景象。这些地方都是作者曾经走过的,勾起他三十年前离家西行的记忆。那时像离群的孤雁,战战兢兢,前路茫茫,连玉门关的寒霜都让人害怕。

下半部分写重返故地的感受。现在重回新疆,听说这里发展得很好,像明珠一样闪耀,文化繁荣。但作者透过舷窗看到高原戈壁,依然那么干旱贫瘠,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又想到长江正在发洪水,乌云密布,灾情严重。最后发出感慨:什么时候才能有东风,把西边的云变成雨,既缓解新疆的干旱,又能解救长江的水患呢?

这首词的魅力在于: 1. 用坐飞机的独特视角,把空间跨度很大的景物串联起来 2. 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三十年来个人和国家的变化 3. 结尾的"东风化雨"既是写实,又寄托了美好愿望,希望东西部都能风调雨顺 4. 语言既有"秦岭如屏"的古典美,又有"堤决长江"的现实关怀

作者把个人经历、自然景观和社会现实巧妙融合,表达了对西部发展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