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浯溪集用山谷韵
花间小阁临清溪,绿窗坐阅三吾碑(原注:谓浯溪,唐台、峿亭也。)。
恍如登高俯绝壑,倚杖松阴挽兔丝。
幽寻胜赏客思奇,一声欸乃谁家儿(原注:三吾碑后有《欸乃歌》。)。
浯溪映带湘东西,碧山曾看漫郎栖。
银钩玉箸苔藓古,神剜天画非人为。
忆昔储皇披舆图,白衣山人称帝师。
汾营老将智勇俱,阴霾四塞天戈挥。
至今老石励庸懦,野水亦解扶颠危⑴。
后来吊古者为谁,涪翁清响车攻诗。
当时寡和孤白雪,我故欲尾春风辞。
恨不插羽西南飞,山前更著小艇随。
夜阑忽梦访遗址,月色惨淡猿声悲⑵。
恍如登高俯绝壑,倚杖松阴挽兔丝。
幽寻胜赏客思奇,一声欸乃谁家儿(原注:三吾碑后有《欸乃歌》。)。
浯溪映带湘东西,碧山曾看漫郎栖。
银钩玉箸苔藓古,神剜天画非人为。
忆昔储皇披舆图,白衣山人称帝师。
汾营老将智勇俱,阴霾四塞天戈挥。
至今老石励庸懦,野水亦解扶颠危⑴。
后来吊古者为谁,涪翁清响车攻诗。
当时寡和孤白雪,我故欲尾春风辞。
恨不插羽西南飞,山前更著小艇随。
夜阑忽梦访遗址,月色惨淡猿声悲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浯溪(湖南祁阳的一处风景胜地)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开头写诗人坐在溪边的小阁里,透过绿窗欣赏"三吾碑"(指浯溪、唐台、峿亭三处景点留下的碑刻)。他感觉自己仿佛站在高山之巅俯瞰深谷,又像拄着拐杖在松荫下闲逛。这里用生动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接着写游览中的惊喜:突然听到不知谁家孩子唱的《欸乃歌》(一种船夫号子),让诗人倍感新奇。他注意到浯溪与湘江相映成趣,青山绿水间似乎还能看到唐代文人元结(号漫郎)曾经隐居的痕迹。那些古老的碑刻上布满苔藓,字迹却依然清晰,像是上天雕琢的艺术品。
然后诗人转入历史回忆:想起当年唐肃宗在这里筹划军事,白衣山人李泌担任帝师,老将郭子仪智勇双全,率军平定安史之乱。这些历史故事让普通的石头都显得充满力量,连溪水都像是在扶持危难中的国家。
最后诗人表达仰慕之情:后来黄庭坚(号涪翁)也来这里吊古,写下《车攻》诗。诗人感叹这样的佳作少有知音,自己也想追随先贤的脚步。他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向西南,划着小船夜访遗址,在月色朦胧、猿声哀切中感受历史的沧桑。
全诗将眼前景、耳边声、心中情与历史典故自然融合,既展现了浯溪的秀丽风光,又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