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斋
伊人醇厚姿,含灵蕴真朴。
良金已陶镕,至宝不雕琢。
兢兢保帝彝,翼翼修天爵。
言辞绝诐淫,持履尤坚确。
耻彼服饰华,甘此滋味薄。
景范企前修,训迪启后学。
陶然天地间,俯仰无愧怍。
乐矣忘岁年,逍遥老林壑。
良金已陶镕,至宝不雕琢。
兢兢保帝彝,翼翼修天爵。
言辞绝诐淫,持履尤坚确。
耻彼服饰华,甘此滋味薄。
景范企前修,训迪启后学。
陶然天地间,俯仰无愧怍。
乐矣忘岁年,逍遥老林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品德高尚、内心纯净的隐士形象,用平实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人生智慧。
诗中"伊人"是一位质朴如未雕琢美玉的君子,他像天然的金矿一样保持本真,不追求外在浮华。他认真守护道德准则("帝彝"指古代礼器,象征道德规范),谨慎修养品德("天爵"指天生的高贵品格)。这个人说话正直不阿谀奉承,行为坚定有原则。
他鄙视华而不实的装扮,甘于粗茶淡饭的生活。既效法古代贤人的风范,又为后人树立榜样。在天地间活得坦荡自在,举手投足都问心无愧。这种逍遥自在的生活让他忘记了时间流逝,甘愿终老于山林之间。
全诗通过对比(华服与粗衣、雕琢与天然)和具象比喻(金矿、美玉),赞美了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展现了一个摆脱世俗束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者形象,传递出"心安即是归处"的哲理。这种追求内在充实而非外在虚荣的生活智慧,在今天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