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令武山顶远眺嵩山的壮丽景色,同时抒发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才的渴望。
前四句写景:
1. "天半龙门峡"——龙门峡高耸入云,仿佛悬在半空中
2. "云间启母祠"——古老的启母祠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3. "遥岑何窈窕"——远处的山峦婀娜多姿
4. "残照与参差"——夕阳的余晖洒在高低错落的山峰上
(用"天半""云间"等词营造出高远意境,通过龙门峡、启母祠等嵩山标志性景观,勾勒出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
后四句抒情:
5. "鬓发风尘早"——诗人感叹自己早早经历世事沧桑,鬓发已白
6. "烟霞日月迟"——隐居山林的日子却来得太晚
7-8. "当今思将相,申甫降何时"——表达对当今国家急需贤才的忧虑,期盼像古代申伯、仲山甫那样的治国能臣出现
(由景入情,从壮丽山河联想到国家命运,将个人感慨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
全诗特色:
- 画面感极强,前四句就像用文字绘制的山水画
- 情感自然过渡,从赞叹美景到忧国忧民
- 用典自然,"申甫"指周代贤臣,暗含对现实政治人才的期待
- 对仗工整如"鬓发"对"烟霞",体现诗歌形式美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既能让人看到嵩山的壮美,又能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写景大气磅礴,抒情真挚动人,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