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钱王祠

讨董歼刘,征诛比汤武,称藩纳土,揖让效唐虞,九八年保障一方,我祖弘规开自昔;
筑塘捍海,吴越拓雄图,课桑训农,东南兴美利,十四州楷模全国,生民受赐到于今。

现代解析

这首《西湖钱王祠》用大白话讲,就是夸赞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镠的功绩。全诗分上下两部分,像对联一样对称。

上半部分说钱镠打仗厉害: - "讨董歼刘"指他像古代英雄一样平定叛乱(董昌、刘汉宏),打仗的功绩堪比商汤周武王这些古代圣君。 - "称藩纳土"讲他晚年主动向宋朝投降,避免战争,像尧舜禅让一样明智。 - "九八年保障一方"是说他统治吴越国近百年,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下半部分夸他搞建设: - "筑塘捍海"说他修建钱塘江海塘,治水有功。 - "课桑训农"讲他鼓励种桑养蚕、发展农业,让江浙一带富起来。 - 最后两句总结:他建立的吴越十四州(今江浙沪地区)成为全国模范,老百姓到现在还在受益。

这诗妙在把历史人物写得活灵活现: 1. 用"打仗像汤武,治国学尧舜"这种对比,既显武力又显仁德 2. 通过筑海塘、劝农桑这些具体事例,让功绩看得见摸得着 3. 最后落脚到"老百姓至今受益",把历史人物和现实联系起来

就像现在写人物报道:先写他业务能力多强(打仗),再写他政绩多好(搞经济),最后说他的贡献影响至今。只不过古人用对仗工整的诗句来表达,既庄重又有节奏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