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父录示山斋即事五篇索和遂次其韵 其一

斋阁得山栖,萧然万虑遗。
此心终异俗,吾道更同谁。
好意凭琴写,衰颜取镜窥。
穷通殊未定,幽独欲何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山间书斋隐居时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孤独彷徨的矛盾心理。

前两句写书斋建在山中,环境清幽,让人忘却所有烦恼。这里"萧然"不是凄凉的意思,而是形容清净无扰的状态。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我的心终究与世俗不同,但我的理想追求又能与谁共鸣呢?只能通过弹琴来表达心意,照镜子时看到自己日渐衰老的容颜。这里"好意"指内心的美好情思,"衰颜"暗示岁月流逝。

最后两句道出人生困惑:命运好坏还难以预料(穷通指人生的困顿与显达),在这孤独的山居中,我究竟该何去何从?"幽独"二字既指环境幽静,也暗含精神上的孤独。

全诗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通过书斋、琴、镜等意象,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远离尘嚣后,既享受宁静又感到迷茫的复杂心境。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无解的人生之问,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文人面对命运时的真实困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