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彦辉之官长洲丞
朝发京都城,暮上姑苏道。姑苏台上今何如,摇曳春风有芳草。
芳草萋萋接长洲,居民商舸何其稠。大船如屋连平地,清歌妙舞盈高楼。
此地民风尚华藻,力农不似为商好。商儿鼓柁任所游,贫民科徵岂终保。
理民平政在斯行,慎勿远效蓝田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官员从京城出发去苏州长洲上任途中的所见所感,用旅途见闻带出对当地民生问题的思考。
开头四句像电影开场:清晨离开京城,傍晚就到了苏州。诗人望着姑苏台(苏州著名景点)想象现在的景象——春风中芳草摇曳,画面很美。但接下来笔锋一转,带我们看真实的长洲:河岸芳草连片,但更显眼的是密密麻麻的商船和居民。这里用"大船如屋"的比喻很形象,说商船大得像房子一样停在岸边,酒楼里歌舞升平。
中间六句是核心观察:当地人不爱种田爱经商。有钱商人驾着船到处做生意,穷苦百姓却要承担繁重赋税。这里藏着诗人的担忧——这样重商轻农的风气,普通百姓怎么活得下去?
最后两句点明写作目的:这是写给即将上任的黄县丞的"上岗指南"。诗人劝他治理要公平,别学那个蓝田生(典故:东汉贪官,这里代指贪官污吏)。说得直白点就是:你当官要办实事,别学坏榜样搞贪污。
全诗妙在把风景描写和社会观察结合,用"芳草"的优美反衬"科徵"的残酷,最后回归到"当官为民"的正能量主题。就像现在有人发朋友圈:"路上风景真美,但看到老百姓不容易,新领导要加油啊!"既有诗意,又说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