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居为冢宰王先赋

龙洲之上,水竹有居。
其流澄澄,其植渠渠。
流之澄矣,植之渠矣。
有美君子,世焉居此。
天光云影,昭耀琅玕。
高标直节,栖凤翔鸾。
引泉开径,临清荫绿。
天风徐来,筛金戛玉。
君子致身,出登庙堂。
遥怀桑梓,敬恭难忘。
对之伊吾,匪土是思。
其清其直,媲德是宜。
武公睿圣,诗咏淇澳。
允矣君子,愿继芳躅。

现代解析

这首《水竹居为冢宰王先赋》是一首赞美君子品格的诗歌,通过描写水竹居的自然美景,来比喻主人高尚的品德。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环境描写
诗歌开头描绘了"水竹居"的景色:清澈的流水(其流澄澄),茂盛的竹林(其植渠渠)。这里用"天光云影"、"筛金戛玉"等生动比喻,让人仿佛看到阳光透过竹叶洒落的金光,听到风吹竹叶的清脆声响。这些描写不仅展现美景,更暗示主人品格如清水般纯净,如翠竹般正直。

2. 君子品格
诗中反复强调"清"和"直"这两个特点:流水清澈象征清廉,竹子笔直象征正直。即使主人身居高位(出登庙堂),依然保持初心(遥怀桑梓),不忘根本。这里用竹子"高标直节"的特性,比喻君子坚守原则的品格。

3. 历史典故
最后提到"武公睿圣,诗咏淇澳",借用《诗经》中赞美卫武公的典故,将主人比作古代贤人,希望他能继承先贤的美德。这种用典手法既增添了文化内涵,也强化了赞美之意。

全诗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把自然景物与人的品格联系起来,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主人高尚的道德情操。诗中清水、翠竹等意象清新雅致,比喻贴切自然,展现出中国传统文人以物喻志的独特审美。

周叙

(1392—1452)江西吉水人,字公叙,一作功叙,号石溪。永乐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署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居禁近二十余年,多所论列,负气节,笃行谊。诏独修辽、金、元三史,力疾诠次不少辍。欲修宋史,不克就而卒。有《石溪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