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

商飙吹我帏,皎皎九月明。
中夜不成寐,起坐挥鸣琴。
三星入户低,北斗高未沈。
白露下丛薄,栖禽巢远林。
美人在云端,相隔若尺寻。
一弹理七弦,但伤无知音。
岂欲有知音,聊以协素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失眠、独自弹琴的孤独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内心的寂寞。

开头四句写秋夜难眠:秋风掀动床帐,九月的月光格外明亮。半夜睡不着,干脆起来弹琴。这里用"商飙"(秋风)和"皎皎"(明亮)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

中间四句写所见夜景:低垂的星星仿佛要钻进屋里,北斗星还高挂在天上。露水打湿了草丛,鸟儿都栖息在远处的树林。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夜深人静的环境,也暗示诗人的孤独——连鸟儿都有归宿,而自己却独自醒着。

后六句转入抒情:诗人想象云端有位"美人"(象征理想中的知音),看似很近实则遥远。弹琴本为排遣寂寞,却更感无人理解的苦闷。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其实不是非要找到知音,只是想通过琴声抚慰自己孤独的心。

全诗妙在将秋夜的清冷与内心的孤寂完美融合,用"弹琴寻知音"这个典型意象,道出了古今文人共通的孤独感。最打动人的是结尾的转折——明知难觅知音,却仍要通过艺术创作来自我安慰,这种矛盾心理特别真实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