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亭 书感分寄榆生羊石瞿禅杭州,时廿四年十一月

空外哀笳,吹落冻禽,暝色旋笼高树。
待指斗牛,与说开天,一觉前宵风雨。
惨碧楼台,问经碎、秋魂知否。
迟暮。
长梦涩关榆,教儿闲谱⑴。
须信掩泪孤吟,误几度凭阑,片帆南浦。
腰肢瘦了,翠斝携归,知它舞杨谁妒。
万一回头,看海水、横飞天宇。
休诉,离雁共、夕阳凄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1935年11月,是作者在动荡时局中寄给远方友人的感怀之作。全词以萧瑟秋景为背景,透露出深沉的忧国之情和身世飘零之痛。

上阕开篇就用"哀笳""冻禽""暝色"勾勒出凄冷的深秋黄昏,连高树都被暮色笼罩。这里暗喻时局昏暗,连天上的星斗(斗牛)都难以指明方向。前夜的"风雨"既指自然风雨,更象征社会动荡。作者在"惨碧楼台"中独坐,问破碎的秋魂是否懂得这份忧愁。"迟暮"二字既指天色已晚,也暗含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下阕转入个人情感。"掩泪孤吟"写尽孤独,"几度凭阑"显出徘徊无措。消瘦的腰肢暗示忧思过度,而"舞杨谁妒"则暗讽小人当道。"海水横飞"的想象既壮阔又悲凉,最后以"离雁""夕阳"作结,将个人漂泊与时代悲凉融为一体。

全词妙在将自然景物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用"冻禽""秋魂"等意象传递忧思,既有对时局的隐忧,又有对友人的牵挂。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旧时代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典型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