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泾水王使君,他要去镇守辽海。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首联“天末逢君感慨生,星轺万里又东征。”描述了相遇与送别的情境。诗人感叹在遥远的异乡遇到这位即将远行的友人,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星轺万里”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行程之远,“又东征”则表明此次任务的紧迫和重要。
颔联“谁云斗氏终无国,独与王家旧有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信任与祝愿。“斗氏”指的是战争或者争斗之事,“终无国”意味着无法确立统治或者难以守住已有的领地。然而,“独与王家旧有盟”则表明诗人相信王使君有能力完成使命,因为他与王家有着深厚的友情和同盟关系。这里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信任。
颈联“去后儿童犹护辙,重来父老更含情。”描绘了送别场景和人民的态度。儿童护辙象征着人民对王使君的依依不舍和挽留之情,而父老含情则表达了对他的敬爱和期待。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人民情感的高度关注和深厚的民本思想。
尾联“从今辽海休传箭,仗剑相看是此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嘱咐和愿景。“辽海休传箭”意味着希望友人在辽海地区能够安定和平,不再需要传递紧急军情。“仗剑相看是此行”则表明此次行任务艰巨,需要友人带着勇气和决心去完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行成功的期待和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行程、信任、送别场景以及祝愿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使命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民本思想和爱国情怀。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人文精神。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