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洛阳玩雪应制

周王甲子旦,汉后德阳宫。
洒瑞天庭里,惊春御苑中。
氛氲生浩气,飒杳舞回风。
宸藻光盈尺,赓歌乐岁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雪景的盛况,充满吉祥富贵的气息。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皇家气象的开篇 前四句用"周王""汉后"这样的盛世典故起笔,把洛阳雪景比作古代圣王时代的祥瑞。雪花像从天庭洒落的吉兆,惊动了皇家园林的春意,实际是夸赞当朝皇帝治国有方,连自然现象都显得格外美好。

2. 动态的雪景画卷 "氛氲生浩气"描写雪雾弥漫的磅礴气势,"飒杳舞回风"则捕捉到雪花在旋风中飞舞的灵动。这两句动静结合,既有水墨画般的朦胧美,又能让人仿佛听见风雪呼啸的声音。

3. 歌功颂德的结尾 最后点明这是首应制诗(臣子奉命和皇帝的诗):"宸藻"指皇帝先作了咏雪诗,"赓歌"表示自己跟着唱和。把积雪反光说成"光盈尺",将瑞雪与丰收相连,既赞美皇帝文采,又祝福国家岁岁丰饶。

全诗妙处在于:用雪景包装政治颂扬,把自然现象与治国功绩巧妙挂钩。虽然主题是歌功颂德,但"惊春""舞回风"等描写生动传神,至今我们读来仍能感受到那场千年之前笼罩着皇城的纷飞大雪。

沈佺期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