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展叔(怀图)先生招陪秦岵斋(朝釪)王奉斋(廷璋)两先生登大别山拂云楼,分韵得云字(壬寅)
鸾鹄并高峙,短翼不及群。
一樽山水外,犹足张吾军。
是时赤日流,酷暑方如焚。
人声集下界,扰扰鸣饥蚊。
谁知楼上客,高极清无闻。
题诗招天风,拂纸飞晴云。
醉磨墨一斗,秃此中书君。
惜哉河朔饮,长空日易曛。
抱情各有适,天阔江沄沄。
一樽山水外,犹足张吾军。
是时赤日流,酷暑方如焚。
人声集下界,扰扰鸣饥蚊。
谁知楼上客,高极清无闻。
题诗招天风,拂纸飞晴云。
醉磨墨一斗,秃此中书君。
惜哉河朔饮,长空日易曛。
抱情各有适,天阔江沄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雅士在酷暑中登高避暑、饮酒赋诗的闲适场景,展现了他们超脱尘俗的精神追求。
开头用"鸾鹄"比喻才德出众的人,暗示参加聚会的都是高雅之士。虽然天气炎热得像火烧一样("赤日流"、"酷暑如焚"),地面上的百姓为生计奔波("扰扰鸣饥蚊"),但这群文人却在高楼之上("拂云楼")享受清凉,远离尘嚣。
他们在这里饮酒作诗,用"天风"和"晴云"来形容创作时的潇洒意境。虽然酒喝得尽兴("醉磨墨一斗"),但遗憾的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长空日易曛")。最后以开阔的江景作结,暗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怀追求,就像这奔流的江水一样自由自在。
全诗通过对比尘世的喧嚣与高楼的清雅,表现了文人追求精神自由、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语言生动形象,既有对酷暑的逼真描写,又有对文人雅集的传神刻画,读来令人向往。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