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幽静深邃的山间画卷,读起来像跟着作者的脚步在云雾缭绕的天台山漫游。
开篇"轻云随杖屨"特别生动,让人看到一位拄着拐杖的旅人,衣角带着山间流动的云雾。接着用"花暗蒙蒙雨"五个字就勾勒出细雨迷蒙中若隐若现的山花,这种朦胧美很有中国山水画的韵味。
中间出现的大胡子外国和尚是个有趣的细节,说明当时这里可能有外来僧人修行。他和旅人在长满青苔的古松石上谈笑,这个画面既神秘又温馨,让人好奇他们聊了什么。
下半段写山中的亭子和泉水,"玉龙泉两股"形容泉水像两条白龙,这个比喻既形象又带着仙气。远处寺庙的钟鼓声隔着水雾传来,若隐若现,这种声音的描写反而让环境显得更幽静。
最后"浴罢行吟披白羽"最有意境,可以想象诗人在山泉沐浴后,披着白色羽衣(可能是比喻雾气),一边漫步一边吟诗。这个结尾洒脱自在,把整首词的闲适情调推到了高潮。
全词就像一组移动的电影镜头,从云雾山路到古松石台,从山泉亭阁到远处寺庙,最后定格在诗人潇洒的背影上。字里行间透着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尘世的情怀,读来让人心旷神怡。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