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惠泉
古郡带荒山,寒泉出西郭。
嘈嘈幽响远,衮衮清光活。
当年我少年,系马弄潺湲。
爱此泉旁鹭,高姿不可攀。
今逾二十载,我老泉依旧。
临流照衰颜,始觉老且瘦。
当时同游子,半作泉下尘。
流水去不返,游人岁岁新。
嘈嘈幽响远,衮衮清光活。
当年我少年,系马弄潺湲。
爱此泉旁鹭,高姿不可攀。
今逾二十载,我老泉依旧。
临流照衰颜,始觉老且瘦。
当时同游子,半作泉下尘。
流水去不返,游人岁岁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重游故地荆门惠泉的感慨,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时光无情、人生易老的主题。
前四句写景:古老的城郡依傍着荒山,清冷的泉水从城西流出。泉水声虽嘈杂却传得很远,清澈的水流活泼地翻滚着。这里用"嘈嘈""衮衮"两个拟声词,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水声、看到水光。
中间八句是回忆:二十多年前诗人年少时,曾在这里拴马玩水。特别喜欢泉边的白鹭,觉得它们姿态高雅难以企及。如今诗人重游,自己已经衰老,而泉水依然如故。对着泉水照见自己憔悴的容貌,才惊觉时光带来的变化。
最后四句抒发感慨:当年同游的朋友,大半都已离世。就像流水一去不返,而每年来游玩的人总是新的。这里用"泉下尘"委婉地说朋友已故,用流水比喻时光流逝,新人换旧人,读来令人唏嘘。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泉依旧"与"我老"的对比,白鹭的"不可攀"与游人"岁岁新"的对照,生动表达了物是人非的伤感,容易引起读者对生命短暂的共鸣。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