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感兴十二首 其二

午夜飞书报九阊,七闽淫潦海田荒。
鲲身日落澎湖白,鹿耳天粘淡水黄。
竹栅火明宵试矿,蕉棚硫熟远闻香。
沧波尺寸金钱买,莫遣澶州作战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时期台湾地区的自然灾害和民生困境,同时暗含对朝廷不作为的讽刺。

前两句写福建沿海遭遇洪灾的惨状:半夜急报送达朝廷,福建地区因暴雨成灾,海水倒灌导致农田荒废。"九阊"指朝廷,"七闽"是福建古称。用"飞书"强调灾情紧急。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台湾当地景象:澎湖列岛在夕阳下泛白,鹿耳门港口的海水与天空连成一片浊黄。夜晚矿工们点着火把在竹棚里炼矿,远处飘来蕉棚里硫磺加工的气味。这些画面既展现台湾独特风物,也暗示百姓在艰苦环境中谋生。

最后两句是核心:朝廷用真金白银买来的台湾领土("沧波尺寸"指海岛),可别像澶渊之盟那样轻易割让作战场。这里用北宋澶州之战的典故,委婉批评清政府对台湾的漠视态度。

全诗通过灾情、民生、资源的层层铺垫,最终落脚于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关切。诗人将台湾风土与历史典故自然融合,在写实中寄托深沉的爱国情怀,展现出知识分子对国家边疆事务的深刻洞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