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甄山南溪昼公院(一作宿杼山昼公禅堂)

从作两(一作西)河客(一作从来作何客),别离经半年。
却来峰顶宿,知废甄(一作井)南禅。
馀雾(一作积霭)沈斜月,孤灯照落泉。
何当(一作时)闲事尽,相伴老溪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半年漂泊后暂宿山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静谧的禅意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像日记般交代背景:诗人说自己半年间辗转各地("两河客"指在黄河两岸奔波),如今终于来到这座山峰顶上的禅院。一个"却"字透露出意外之感——没想到兜兜转转会在此停驻。"知废甄南禅"暗示这座南溪边的寺院已有些荒废,反而更显幽静。

中间两句是最美的画面:残存的夜雾笼罩着西沉的月亮,一盏孤灯照亮了山涧流淌的泉水。这里用"沈(沉)"字让雾气有了重量感,"孤灯照落泉"的冷暖对比,既写实又充满禅意——就像诗人此刻孤独却宁静的心境。

最后两句是心声:什么时候才能放下世俗琐事("闲事"),永远在这溪边过着清闲日子呢?"相伴老溪边"的愿望,与前面荒废的禅院形成微妙呼应,似乎暗示着这种理想生活难以实现,更显当下山中一夜的珍贵。

全诗妙在把旅途疲惫、自然幽景和人生感悟融为一体,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山寺夜灯一样,用最朴素的语言照亮了读者心中对宁静的渴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