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 十三夜
美人生性耐天寒。
常恁袖儿单。
凉阶小雨扶花立,红泪洒、秋海棠边。
玉笛供薪,金钗换酒,一例嫁邯郸。
斜扉闭月指轻弹。
不躲应门鬟。
绿窗软语兜鞋处,沉吟久、蹙断眉山。
鹦鹉心多,蟾蜍眼独,今夜出来难。
常恁袖儿单。
凉阶小雨扶花立,红泪洒、秋海棠边。
玉笛供薪,金钗换酒,一例嫁邯郸。
斜扉闭月指轻弹。
不躲应门鬟。
绿窗软语兜鞋处,沉吟久、蹙断眉山。
鹦鹉心多,蟾蜍眼独,今夜出来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美丽却孤独的女子在寒夜中的生活片段,充满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感。
上片(前八句)用几个生活细节勾勒出女子的处境: 1. "耐天寒"、"袖儿单"——她不怕冷,常穿得单薄,暗示内心孤独已成习惯 2. "扶花立"、"红泪洒"——她在雨中赏花,眼泪落在秋海棠上,把泪比作花汁(红泪),体现多愁善感 3. "玉笛供薪"、"金钗换酒"——把贵重物品当柴烧、换酒喝,显示对物质的不在乎 4. "嫁邯郸"借用典故,暗指她像做梦的卢生一样,把富贵生活当作一场幻梦
下片(后七句)聚焦夜晚场景: 1. "闭月指轻弹"——她关上门,月光下轻弹手指,细节传神 2. "不躲应门鬟"——不回避来开门的丫鬟,表现坦然 3. "兜鞋"、"蹙眉"——穿着拖鞋徘徊,长时间皱眉,显示心事重重 4. 结尾用"鹦鹉"(话多)、"蟾蜍"(独眼)作对比,暗示今夜心事复杂难以倾诉
全词魅力在于: - 用"红泪""玉笛"等精致意象,把伤感写得唯美 - 通过"扶花""兜鞋"等小动作,让静态画面活起来 - "嫁邯郸""鹦鹉心多"等巧妙用典,含蓄表达心境 - 通篇写"冷"(天寒、夜月)与"暖"(红泪、绿窗)的对比,烘托人物矛盾心理
本质上是在写:一个看透世情的女子,在寒夜里独自品味着无人理解的孤独,她把贵重物品视如草芥,却对一朵小花流泪,这种反差展现出她敏感而脱俗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