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孤山远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壮阔与忧思。
前两句写诗人整理衣衫站在青翠山间,怅然望向水天相接的远方。这里"空翠"指山中青翠的景色,"水天隈"是水天交界处,展现出一片开阔的视野。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景物描写:山谷中秋天的波涛汹涌壮观,夕阳下无数船帆驶来;竹林深处山径交错,云雾散尽后海门(可能是入海口)豁然开朗。这些画面既有"百谷秋涛"的雄浑,又有"千帆夕照"的绚烂,还有"竹深山径"的幽静和"云尽海门"的开阔,构成一幅层次丰富的山水画卷。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虽然眼前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但诗人登高望远时,心中涌起的却是对时局的忧虑,于是写下《七哀》这样的忧国之作。这里的"七哀"是借用古代抒发哀思的诗题,暗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忧愁。
全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沉的家国情怀形成对比,展现了古代文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典型心境。写景时大气磅礴,抒情时含蓄深沉,景物越壮美,越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忧虑,这种反差正是这首诗的独特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