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前婺川令毛公迁舍

六年婺水尚遗思,择里三迁裕德时。
竹叶遥分滦海色,桂花初发蓟门枝。
官从丹窟颜应驻,业喜趋庭发未丝。
独愧征尘老双鬓,羡君能诵考槃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叫毛公的朋友,祝贺他迁居新家的作品。全诗通过几个层次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和人生感悟。

前两句回忆毛公在婺水(今浙江金华)当了六年县令,留下了很好的政绩和名声,现在经过三次选择终于找到了理想的新居。"择里三迁"借用孟母三迁的典故,暗示毛公像古代贤人一样注重居住环境。

中间四句描写新居环境:远处能看到滦河(在河北)的景色,门前桂花初开。用"竹叶""桂花"这些高雅意象,暗赞毛公品格高尚。"丹窟"指仙境,说毛公虽然做过官但容颜不老;"趋庭"用孔子教子的典故,夸毛公重视家庭教育,头发还没白就事业有成。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慨:惭愧自己还在为生计奔波,双鬓已白,而羡慕毛公能像古人一样过着闲适生活,诵读《诗经》中描写隐士的《考槃》诗。这里既表达了对朋友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自己现状的感慨。

全诗通过迁居这件事,既赞美了朋友的品德和成就,又自然地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触,把祝贺、赞美和自叹融合得十分巧妙。用的都是竹、桂、丹窟这些美好意象,让普通的迁居主题显得高雅脱俗。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