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 为吴亮侪题木棉图
天花四散。
似火簇骊珠,烧空璀灿。
沸耳鹧鸪,三月风光蛮春晚。
交龙衔烛冲霄半。
更旁缀、鳌灯千万。
越王台下,餐霞吸露,送寒迎暖(木棉花开,寒序已过。)。
又见。
波罗古庙,临巨澥、撩起蛰虬宵战。
标夺赤城,甲楮云绵烟丝乱。
庭燎高举诸仙宴。
酌手盏、琼浆酬劝。
侑觞绛树,双声莺簧调转。
似火簇骊珠,烧空璀灿。
沸耳鹧鸪,三月风光蛮春晚。
交龙衔烛冲霄半。
更旁缀、鳌灯千万。
越王台下,餐霞吸露,送寒迎暖(木棉花开,寒序已过。)。
又见。
波罗古庙,临巨澥、撩起蛰虬宵战。
标夺赤城,甲楮云绵烟丝乱。
庭燎高举诸仙宴。
酌手盏、琼浆酬劝。
侑觞绛树,双声莺簧调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岭南地区木棉花开的壮丽画卷,充满了热烈奔放的南国风情。
上阕开篇就用"天花四散"的夸张比喻,把木棉花比作从天而降的火红花朵。接着用"火簇骊珠"形容花朵像燃烧的珍珠,"烧空璀灿"写满树红花映红天空的壮观。鹧鸪鸟的叫声衬托出岭南三月春末的热闹氛围。"交龙衔烛"的想象把木棉树比作冲天而起的火龙,枝头花朵像千万盏花灯,既写实又充满神话色彩。最后点出这是越王台下的景色,木棉花开预示着寒冬已过。
下阕转到波罗古庙的海边景色,用"蛰虬宵战"的比喻写海浪拍岸的声势。"标夺赤城"继续用夸张手法,说木棉的红艳胜过仙山赤城的云霞。后几句转入神话想象:把木棉比作神仙宴会的火炬,用琼浆美酒助兴,最后以黄莺的婉转歌声作结,让整首词在热闹中收尾。
全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胆的想象和浓烈的色彩描写。作者用火龙、花灯、仙宴等一连串瑰丽意象,把普通的木棉花写得气势磅礴。大量使用"火""赤""绛"等暖色字眼,配合"骊珠""琼浆"等贵重物品的比喻,营造出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虽然写的是静态的植物,却通过神话想象赋予了动态的生命力,展现出岭南春天特有的热烈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