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怀

惯作长安客,深居学闭关。
微凉依道院,残梦别家山。
世味宁如此,平生好自闲。
秋风飘忽起,倦鸟未知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思考。

首句“惯作长安客”,诗人提起自己长期生活在长安,长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长期居住的地方,也可以象征繁华的都市。这表明诗人长时间在外生活,习惯了城市的喧嚣。

“深居学闭关”,接着诗人提到自己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像闭门谢客一样,这反映了诗人对当前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或者无奈。可能是为了远离尘世的纷扰,也可能是自我放逐的一种方式。

“微凉依道院”,这里的“微凉”描述了一种轻微的凉意,可能是指天气的变化,也可能象征着内心的微妙变化。诗人身在道院,可能是在寻找一种宁静与安详的心境。

“残梦别家山”,诗人说自己的梦是残缺的,梦到了远方的家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这里“残梦”既指梦境不完整,也喻指诗人漂泊在外,与家人分离,内心充满思念。

“世味宁如此,平生好自闲”,诗人感叹世间的滋味不如他所追求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一种对简单、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自己一生追求的就是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与世俗的繁华和忙碌形成对比。

“秋风飘忽起,倦鸟未知还”,最后两句描绘了秋天的风起,如同疲惫的鸟儿不知何时能够返回。这里诗人用“倦鸟”自比,表达了自己如同疲惫的鸟儿一般,渴望找到一个归宿,但却不知何时能够真正回到故土或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的日常生活片段,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反思,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