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全玉九日同游清凉寺过高斋

秋雁三山度,晨鸡五点号。节逢黄菊秀,庵陟白云高。

共泛忘忧物,聊停好善旄。论心如淡水,得句胜连鳌。

事简曹参市,民熙李耳牢。感辰资友露,乘暇集宾蒿。

岭郁青牛气,潮翻白鹭涛。清时丰远览,故国喜相遭。

笑整龙山帽,闲追老鹊艘。少陵怀北阙,靖节傲东皋。

傅亮吟登馆,刘伶醉捧糟。行藏云出岫,物我海容舠。

支鹤鸣冲汉,庄鱼静乐濠。日斜车转鹿,风劲服添羔。

爱景重铺席,穷欢更赋毛。臂珍牛渚蟹,池溢马台醪。

霸气卑蜗角,尘机息兔毫。断金心内固,挫物笔端豪。

乌府风云器,皇华柱石曹。吾衰亦何幸,拭目叹风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在重阳节同游清凉寺的闲适场景,充满了秋日雅趣和文人情怀。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秋游的闲适画面 开篇用"秋雁飞过三山,清晨鸡鸣五点"点明时间,接着描写黄菊盛开、白云缭绕的庵堂,像一幅水墨画。朋友们一起泛舟饮酒("忘忧物"指酒),放下公务("好善旄"指官员仪仗),享受难得的清闲。

2. 文人雅士的聚会 诗中提到许多历史人物:曹参(汉朝贤相)、李耳(老子)、杜甫(少陵)、陶渊明(靖节)等,暗示这群朋友像古代名士一样淡泊名利。他们"论心如淡水"般坦诚交流,写诗胜过捕大鱼("连鳌"),在山水间找到精神共鸣。

3. 自然与哲思的交融 "青牛气"(道家青牛)、"白鹭涛"等意象将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悟结合。诗人认为在太平盛世("清时")能尽情游览,像云出山岫般自在,大海包容小舟般豁达,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境界。

4. 聚会的欢乐细节 后半段生动描写宴饮场景:夕阳下马车回转("转鹿"指车轮),寒风中添衣取暖,大家铺席而坐,分食螃蟹美酒("牛渚蟹""马台醪")。最后以自谦作结,说虽已年老,仍为能参与这样的风雅聚会感到幸运。

全诗通过秋游、饮酒、赋诗等场景,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自然的热爱和淡泊名利的胸襟。诗人用螃蟹美酒等生活化意象,让高雅的文人聚会显得亲切可感,传递出"简单生活即是幸福"的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