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夏日宫廷生活为背景,通过女子梳妆的细节,巧妙道出了深宫怨情。
前两句描写夏日场景:碧玉材质的凉梳从枕边滑落,女子慵懒地梳着头发,模仿蝉翼般轻薄的新式发型。这里用"凉梳"和"新蝉"两个意象,既点明盛夏时节,又暗示女子试图通过打扮来排遣寂寞。
后两句突然转折:女子感叹自己的恩宠还比不上班婕妤的团扇(汉成帝妃子班婕妤失宠后作《团扇诗》自比)。即使在最炎热的夏天,这把"扇子"(暗指自己)也会被君王随手抛弃。这里用"不及"和"纵是"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帝王恩情的短暂与无常。
全诗妙在借物抒情:表面写梳子、发型、团扇这些日常物件,实则道出后宫女子"色衰爱弛"的永恒悲剧。最精彩的是把"炎天"这个需要纳凉的季节,与"弃捐"这个冰冷结局并置,形成情感上的巨大反差,让读者更能体会深宫女子的无奈与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