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 和邓嶰筠尚书沙角眺月原韵
穴底龙眠,沙头鸥静,镜奁开出云际。万里晴同,独喜素娥来此。
认前身,金粟飘香;拼今夕,羽衣扶醉。无事。更凭栏想望,谁家秋思?
忆逐承明队里,正烛撤玉堂,月明珠市。鞅掌星驰,争比软尘风细?
问烟楼,撞破何时;怪灯影,照他无睡。宵霁。念高寒玉宇,在长安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月夜沙洲的宁静画面,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上片写景:沙洲上的鸥鸟安静栖息,如镜的月光从云间洒落。万里晴空下,只有月亮(素娥)陪伴在此。作者联想到自己前世或许是月宫中的仙人(金粟指桂花,暗喻月宫),今夜甘愿醉倒在月光里。闲来无事倚栏远望,不禁好奇:此刻还有谁在月下思念故乡?
下片抒情:回忆曾经在京城(承明队指官场)的日子,那时烛光与月光同样明亮。如今奔波忙碌(鞅掌星驰),哪比得上京城生活的悠闲?自嘲像撞钟人一样不知何时能出头,月光下的灯影让人难以入眠。但转念一想:这高悬的明月,不也正照耀着遥远的京城吗?
全词妙在将月光作为情感纽带——既照沙洲,又照长安,把眼前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自然连接。通过"撞钟""灯影"等生活化比喻,把仕途失意写得生动可感,最后以月光作结,留下开阔的想象空间。
林则徐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