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不见

说筑傅岩王者师,梦中见形形肖之。
渭滨钓叟年八十,兆协非熊辅姬室。
古来遇合云从龙,四表化溢扬同风。
呜呼望美人兮跂子羡,长歌一曲独不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借古喻今,通过两个历史典故表达对贤才遇明主的向往和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前四句讲两个著名历史故事: 1. 商王武丁梦见贤人傅说,后来在傅岩找到和梦中长相一样的筑墙工人傅说,任用为宰相。 2. 八十岁的姜子牙在渭水钓鱼,周文王通过"非熊非罴"的占卜征兆找到他,最终辅佐周朝兴盛。

中间两句总结规律: 自古以来,贤臣遇到明君就像云跟随龙一样自然,明君教化四方就能让天下风俗统一。这里暗含对理想政治的期待。

最后两句抒情: 诗人望着心中向往的"美人"(象征明君或理想)踮脚羡慕,却只能独自长歌——因为现实中根本找不到这样的明君。用"独不见"三字道尽失落,与前面两个得遇明主的故事形成强烈对比。

全诗妙在: - 用大家熟悉的典故说事,比直接抱怨更有力量 - 前六句的"得遇明主"与结尾的"独不见"形成戏剧性反转 - "美人"的比喻既含蓄又鲜活,把抽象的政治理想形象化 - 长短句交错,从平稳叙事到突然抒情,情绪起伏自然

本质上是用历史照现实:人人都想遇到识货的老板,但现实中伯乐比千里马更稀缺。这种古今相通的职场感慨,正是诗歌打动人的关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