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感怀二首 其一

达欲善天下,穷必善其身。
此身一不善,落魄谁与邻。
岂无邻我者,滔滔逐世尘。
老死竟何益,空负头上巾。
所以古人学,忧道不忧贫。
疏食有至味,曲肱以全真。
东周不可作,传道洙泗滨。
何哉由求子,徒闻称具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在不同境遇下应该如何自处的道理,以及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要性。

前四句说:一个人发达时要想着造福社会,落魄时也要修养好自己。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好,落魄时更没人愿意理你。这里用"善天下"和"善其身"对比,说明无论顺境逆境都要保持操守。

中间六句写现实困境:虽然也有人接近我,但都是随波逐流之辈。这样庸庸碌碌活到老有什么意义?白白辜负了读书人的身份。诗人用"头上巾"代指读书人的尊严,批评那些追逐名利的人。

接下来六句提出解决方案:所以古人读书,追求的是真理而非物质。粗茶淡饭也能吃出滋味,弯着手臂当枕头也能保持本真。虽然东周盛世回不去了,但孔子还在洙水泗水边传道。这里用孔子"曲肱而枕"的典故,说明安贫乐道的精神。

最后两句是感叹:可惜像子路、冉求这样的学生,虽然跟着孔子学习,却只被称作"办事的臣子",没能真正领悟大道。诗人借此表达对当时读书人功利心态的失望。

全诗核心是:无论贫富都要坚守道德操守,真正的学问在于追求真理而非功名利禄。诗人通过古今对比,批评当时社会浮躁的风气,倡导像孔子那样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