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石交十首 其三

训狐老成魅,厌闻人血腥。
身非苕华质,饪割同秋鲭。
浊水不流渭,清水不流泾。
我石匪浣衣,危立峙中庭。
雷风水火力,受此崭宕形。
桀纣为兄弟,何以茂舜荣。
奇杌为一家,何以秀尧苓。
我意不如石,怪叹生幽冥。
敢失童麋步,壮趾以灭铭。
石孤如谏士,石严如司刑。
昔为石磊磊,今为冢青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石头"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正直品格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描写石头:虽然外表粗糙(不像美玉),却像秋刀鱼一样能承受刀割;虽然身处浊世(浊水),却保持清高(清水泾渭分明)。这里用"训狐"(猫头鹰)象征世故圆滑的人,反衬出石头的可贵。

中间部分通过两组历史对比:暴君桀纣与贤君舜尧,说明正直与奸邪不能共存。作者感叹自己不如石头坚定,在黑暗现实中只能发出无奈的叹息。"童麋步"(像小鹿般谨慎)的典故,暗示正直者举步维艰的处境。

最后六句是诗眼:将石头比作敢言的谏官和公正的法官,赞美它从"磊磊"(堆积)的普通石块,变成"青青"(永垂不朽)的精神丰碑。这里用石头从生到死的转变,象征正直品格超越生死的力量。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品质具象化:用石头的坚硬象征骨气,用清水象征操守,用历史典故对比善恶,最终把普通石头升华为精神标杆。作者表面写石,实则写人,通过物我对比,传递出对正直人格的深切呼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