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钓鱼场景,语言轻松活泼,读起来就像在看一幅动态的乡村小画。
开头两句写的是钓鱼前的准备:诗人想试试新搭的鱼梁(一种捕鱼装置),随手把渔网撒向清澈寒冷的水中。"轻抛"这个动作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到渔网在空中划出的弧线,感受到那份随意和期待。
后两句来了个有趣的转折:捞了好几次网,结果啥也没捞到!而旁边的小孩子们正用钓竿钓得欢呢。这里"输杀群儿"用得特别俏皮,既有点不服气,又带着对孩子们钓技的佩服。诗人用自嘲的口吻,把一次失败的捕鱼经历写得妙趣横生。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日常小事展现生活趣味,就像在说"今天我去钓鱼闹了个笑话" 2. 动作描写特别传神,撒网、捞空的画面感很强 3. 语言就像聊天一样自然,还带着幽默感 4. 通过对比(大人的渔网 vs 孩子的钓竿)制造喜剧效果
读完后不禁会心一笑,原来古人也有这样接地气的休闲时光,失败时也会像我们一样自嘲。这种真实的生活气息,让七百年前的文字至今读来依然鲜活有趣。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