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七夕

织锦停机,服箱休驾,两情此夕交欢。碧汉无云,银波万顷茫然。凭谁为泛仙槎去,问佳期、何事经年。柰玉蟾易老不多光景连。老□□节欢怀少,漫随他儿女,瓜果开筵。今古无情,算来最是青天。不曾见与何人巧□,只知间阻因缘。信而今悲欢离合,遍满人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高阳台·七夕》用牛郎织女的故事为引子,道出了人间普遍的悲欢离合。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神话与现实的交织 开头用"织锦停机"(织女停下织布机)、"服箱休驾"(牛郎卸下运货的车驾)的细节,让传说活起来。但作者笔锋一转,说银河看似平静("碧汉无云"),实则暗藏残酷——神仙尚且一年只能见一次,何况凡人呢?这里用"仙槎"(仙船)的提问,暗指连神仙都难改天规。

二、对"无情青天"的控诉 词中大胆指责老天爷最无情("最是青天"),它从不肯把"巧"(双关七夕乞巧习俗与缘分)赐予世人,只会制造分离。这个观点很犀利:表面上写牛郎织女,实则讽刺现实中的强权阻挠真情。

三、超越时空的共鸣 结尾"悲欢离合,遍满人间"八个字,把七夕主题升华了。就像现代人过情人节既甜蜜又感慨一样,古人也在瓜果筵席(七夕习俗)的热闹里,品出了世代相通的人生况味——相聚短暂,别离常态。

全词妙在把神话当作镜子,照出人间真相。语言看似平淡(比如"老来节欢怀少"这种大白话),但藏着对命运的不服气,这种跨越八百年的情感,今天读来依然扎心。

韩奕

(1269—1318)元绍兴路萧山人,徙钱塘,字仲山。武宗至大元年授杭州人匠副提举。迁江浙财赋副总管。仁宗延祐四年进总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