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霁 忆西溪
清美江乡,记小舸浮秋,划破凉碧。
近出芦花,中添庵舍,远拖一痕山色。
雁题横幅。
岫云半捲烟溪册。
望水国。
谁念,那时名胜忆琴席。
遥岑冷翠,乱渚寒青,板桥幽红,都是相识。
想当初,临流酹酒,菱歌唱月野苹白。
三十六陂怀旧迹。
万梅花下,他日定约重来,卜幽寻梦,剪香吹笛。
近出芦花,中添庵舍,远拖一痕山色。
雁题横幅。
岫云半捲烟溪册。
望水国。
谁念,那时名胜忆琴席。
遥岑冷翠,乱渚寒青,板桥幽红,都是相识。
想当初,临流酹酒,菱歌唱月野苹白。
三十六陂怀旧迹。
万梅花下,他日定约重来,卜幽寻梦,剪香吹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画卷,充满了对往昔游历的深情回忆。
上片从大场景切入,用"清美江乡"定下全篇基调。诗人记得当年乘着小船在碧绿的秋水中划行,近处是摇曳的芦花和岸边庵舍,远处是如画的山色。大雁飞过像在天空题字,山间的云雾像半卷的画册。望着这片水乡,不禁想起当年同游的知音好友。
下片转入细节描写。远山带着清冷的翠色,零散的沙洲泛着寒意,板桥边的野花幽静绽放,这些都是诗人熟悉的景致。回忆当年在水边饮酒、听采菱人月下歌唱、看白色野苹飘浮的情景。词中提到"三十六陂"(指多处堤岸),暗示这里处处都留有美好回忆。最后以"万梅花下"的约定作结,期待将来重游故地,在幽静处寻梦,吹笛赏梅。
全词通过由远及近、由景及情的笔法,将记忆中的水乡秋色与当下的怀旧之情自然融合。诗人用"划破凉碧"这样生动的动词,让静态的山水有了动感;用"雁题横幅"这样新颖的比喻,把自然景物艺术化。最打动人的是那份对故地、故人的深切思念,以及期待重逢的温暖期盼,让读者也能感受到江南水乡特有的诗意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