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台州城楼

楼压荒城见远村,倚阑衣袂拂苔纹。
猿啼晓树枝枝雨,僧下秋山级级云。
招客酒旗临岸挂,灌田溪水凿渠分。
洞中应有神仙窟,缭乱红霞出紫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台州城楼时看到的山水田园风光,充满宁静悠远的意境。

首联写登高远望的视野:城楼高耸在荒凉的古城上,可以望见远处的村庄。诗人倚着栏杆,衣袖拂过长满青苔的栏杆。这里用"压"字突出城楼的高大,而"苔纹"暗示这里人迹罕至。

颔联用两个生动的画面写山间景色:清晨猿猴在挂着雨滴的树枝间啼叫,僧人沿着秋日的山径走下,身影仿佛穿行在层层云雾中。"枝枝雨"和"级级云"的叠词用法,让画面充满韵律感。

颈联转到人间烟火:岸边酒旗招展,溪水被引到田间灌溉。这两句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恬淡美好,酒旗代表闲适,渠水象征农耕。

尾联展开想象:远处的山洞里应该住着神仙吧,你看那缭乱的红霞从紫色的云气中透出。诗人用浪漫的笔触,将眼前实景升华到仙境,给全诗增添神秘色彩。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从近处的城楼苔痕,到远处的山村云雾,再到想象中的神仙洞府,层次分明。诗人把寻常的登楼所见写得仙气飘飘,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猿啼、僧影、酒旗、溪水等意象,共同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

夏竦

夏竦(985—1051年),字子乔,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人。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