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万户西归

将军旗鼓镇西州,六诏猖狂一战收。馀墨朝犹磨楯鼻,重环夜已附刀头。

归朝却献王褒颂,去国惟存季子裘。醉里相逢歌按剑,沧江斜日水悠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镇守边疆的将军凯旋归来的场景,充满豪情与沧桑感。

前四句写将军的威武形象:他镇守西部边疆,只用一战就平定了嚣张的敌人。白天还在盾牌鼻纽上磨墨写军令("楯鼻"是盾牌把手),晚上刀环就已重新挂上战刀(说明战事频繁)。通过"朝""夜"的时间对比,展现将军时刻戒备的状态。

中间两句写将军回朝后的情景:他回京献上歌颂朝廷的文章("王褒颂"指歌功颂德的文章),但离开边疆时只带着一件旧皮袄("季子裘"用典表示清贫)。这里形成强烈反差,暗示将军虽立战功却保持朴素本色。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酒醉相逢时仍保持按剑而歌的警惕姿态,落日下的江水悠悠流淌。这个画面既表现将军刻在骨子里的军人本色,又通过悠悠江水暗含时光流逝、功名如烟的感慨。

全诗通过战场与朝堂、豪迈与淡泊的对比,塑造了一位立下赫赫战功却保持本色的将军形象。末尾的江景描写尤其精彩,把英雄豪情与人生感慨都融入悠悠流水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