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
露清晓风冷。
天曙江晃爽。
薄云岩际出。
初月波中上。
黯黯连嶂阴。
骚骚急沫响。
回楂急碍浪。
羣飞争戏广。
伊余本覊客。
重暌复心赏。
望乡虽一路。
怀归成二想。
在昔爱名山。
自知欢独往。
情游乃落魄。
得性理随怡养。
年事以蹉跎。
生平任浩荡。
方还让夷路。
谁知羡鱼网。
天曙江晃爽。
薄云岩际出。
初月波中上。
黯黯连嶂阴。
骚骚急沫响。
回楂急碍浪。
羣飞争戏广。
伊余本覊客。
重暌复心赏。
望乡虽一路。
怀归成二想。
在昔爱名山。
自知欢独往。
情游乃落魄。
得性理随怡养。
年事以蹉跎。
生平任浩荡。
方还让夷路。
谁知羡鱼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江边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开头四句写景:清晨露水清凉,晨风微冷,天刚亮时江水波光闪烁。薄云从山岩间飘出,初升的月亮倒映在波浪中。这几句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江边晨景,画面感很强。
中间部分写江上动态:连绵的山峰在晨光中显得阴暗,湍急的水流发出哗哗声响。船只回旋时被浪花阻挡,成群的水鸟在广阔江面嬉戏。这些描写让宁静的晨景顿时生动起来,充满自然的活力。
后八句转入抒情:诗人说自己本是漂泊的旅人,此刻重新欣赏到这般美景。虽然望着回乡的路,心里却充满矛盾。他想起过去独爱名山、享受独处的时光,如今四处漂泊,性情却依然随遇而安。岁月蹉跎,一生放纵不羁,正要回归平静生活时,却又羡慕起渔夫的自由。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引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他既向往归隐的宁静,又难以割舍漂泊的自由,这种矛盾心理通过"望乡虽一路,怀归成二想"表现得尤为深刻。最后用"羡鱼网"的比喻,生动传达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诗中写景与抒情自然融合,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
何逊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