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事交李健斋光久时在大凌河李旋得巩秦阶道以所部剿回先入都 其一

儒家聪智苞神武,章掖谭兵起劲湘。
藉甚陇西腾族望,同怀宁朔俨齐光。
昭文犹子贤瑜珥,景武功臣继紫囊。
卅载青编兼白羽,毋忘血战在牛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清代将领李光久写给同僚李健斋的赠别之作,用豪迈的笔调赞颂了对方的军事才能和家族荣耀。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前四句)写李健斋的文武双全。说他虽是读书人出身(儒家聪智),却精通军事谋略(苞神武),从湖南一带崛起(劲湘),继承了陇西李氏名将辈出的家族传统(陇西腾族望),和宁朔将军李光颜(唐代名将)一样光彩照人。

第二层(五六句)用典故赞美其家世。提到"昭文犹子"暗指他像古代贤臣一样佩戴美玉(瑜珥),"景武功臣"则说他继承了唐代名将佩戴紫金囊的传统,两句都在说李家世代出将才。

第三层(末两句)点明现实功绩。说三十年来(卅载青编)他既著书立说又带兵打仗(白羽代指军事),特别提醒不要忘记在牛庄(甲午战争重要战场)的血战功勋。最后这句突然从历史典故转到现实战场,让整首诗的赞誉落到实处,显得格外真挚有力。

全诗巧妙融合了历史典故与现实战功,既展现了李健斋的儒将风范,又突出了其家族将门传统的荣耀,最后落脚于共同经历的惨烈战役,在豪迈中透露出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