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社春风

百尺扶疏古木阴,千秋童冠共招寻。
风前文酒丁年会,月下弦歌子夜音。
桑枯影馀归醉客,莺花春暖逗诗林。
邀欢不用陶彭泽,莘野蟠溪共此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雅士在春日莲社聚会时的闲适场景,充满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

前两句用"百尺古树"和"千年时光"营造出跨越时空的厚重感,树下聚集着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暗示这是一场跨越年龄的雅集。"风前饮酒"和"月下弹唱"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文人聚会时吟诗作乐、把酒言欢的热闹场面。

中间部分通过"桑树枯影"和"莺啼花暖"的对比,巧妙将暮色归来的醉客与春日蓬勃的诗意并置,形成有趣的画面张力。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这样的欢聚不需要陶渊明那样的隐士来助兴,因为每个参与者都怀着和古代贤人(伊尹、姜子牙)同样的高雅志趣。

全诗用明快的笔调展现了文人雅集的三个特点:一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二是酒乐与诗意的交融,三是古今精神的相通。通过春日聚会这个生活片段,传递出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崇尚自然的生活理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