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寺庙过夜的宁静体验,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景:月光从高耸的石林间升起,寺庙苔痕斑驳的阁楼传来稀疏的钟声。这里用"高月"和"疏磬"两个意象,营造出空灵寂静的氛围。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写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林间的小鸟辗转难眠,而修行的僧人却心境澄明。这里用"宿鸟"的躁动反衬"定僧"的安宁。随后描写夜风拂动花影,山岩上的瀑布像玉石碰撞般清脆,这些自然声响反而让夜晚更显幽静。
最后两句写时间感受:漫长的夜晚在静坐中变得短暂,只留下超脱尘世的情怀。诗人通过"天外情"这个表述,把读者带入一种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
全诗妙在将视觉(月、花影)、听觉(钟声、瀑声)与内心感受完美融合,用极简的笔墨勾勒出一个让人身心安宁的禅意世界。读来能让人暂时忘却烦恼,感受到与自然合一的宁静之美。
李堪
李堪(九六五~?)字仲任,号平坡,常州(今属江苏)人。据《乌目山五题》诗序当生于太祖乾德三年。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进士。真宗景德二年(一○○五)知古田县。大中祥符中为秘书丞(《琴川志)。官至工部尚书。民国《古田县志》卷三三有传。今录诗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