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真正的艺术价值不在于表面的技巧,而在于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第一句"学书工拙何足计"意思是:学习书法时,技术的好坏其实没那么重要。作者认为过分追求技法完美反而会限制艺术表达。
第二句"名世不难传后难"指出:在当代出名不算难,难的是作品能流传后世。很多一时流行的东西很快就会被遗忘。
后两句表达了艺术鉴赏的门槛:"当有深知书法者,未容俗子议其间"。真正懂书法的人自会欣赏好作品,而那些不懂装懂的人根本没资格评头论足。
整首诗在提醒我们:不要被当下流行的评判标准迷惑,真正有价值的艺术需要时间的检验。同时也讽刺了那些不懂艺术却喜欢指手画脚的人。这种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在今天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尤其值得品味。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