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傅季珪的县令,他处理事情喜欢追查真相。当时有些狡猾的人欺负老百姓不懂事,用各种手段骗人。诗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卖针的老婆婆被坑骗,还有个用豆子冒充鸡肉的骗局。傅季珪明察秋毫,把这些骗局都识破了,老百姓都夸他是"神明"官。最后一句"鼠辈榛其蹊"很形象,说那些骗子像老鼠一样,被傅季珪堵住了做坏事的路。
这首诗好懂在三点: 1. 用具体案例说话,卖针、假鸡肉都是生活里常见的事 2. 对比强烈,把骗子比作老鼠,把清官比作神明 3. 语言直白,"群愚亦智诈"就是说坏人欺负老实人,"一县称神明"直接夸赞
核心是赞美清官能看穿骗局、为民做主。就像现在夸某个干部能识破诈骗套路、保护老百姓钱袋子一样,古今老百姓喜欢的都是这种办实事的好官。
蒲寿宬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