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诗次李宾之韵

蚃蚃分阴阳,乾清已高发。顺哉地漫衍,乃复有凌越。

于地起峰峦,如人有筋骨。敷与意何休,敦圉势不杌。

靡始亦靡终,谁驱复谁拔。敢言肘腋超,未信靴尖蹶。

正看如扆屏,侧睨像重褐。山经漫连渠,禹贡只□□。

要是上界府,允为真人窟。参差绿玉簪,窈窕青□□。

尧阶疋凤仪,汉野巨鳞崒。密云暗西郊,万骑宿□□。

溃围虓阚降,赐胙诸侯谒。掷盖稷门悬,分兵井陉□。

开张华夷分,隐蔽星月汩。颠林遭披翻,丑虏受□□。

藏禽澒虞围,露玉眇目醾。群牵罥幅媵,毒斧施□□。

狼狐瞫莫羁,夔魍趡难罚。祭星赘瘿疣,金界□掘。

山屐惣胡靴,马柳系牛橛。汲幽踝落阱,□□膝阽屼。

岩空覆堂虚,石烂蒸火㹀。嶂作尻尾高,泉为曼倩咄。

旋砂铜霢零,寸碧磨心凸。蹲踞虎贴乙,轩举翅连鹘。

胡元偶包怀,秽气尚郁孛。应惭受非封,有意恶人讦。

今将诗洗汗,犹以椎弹蝎。幸留元放徒,且住金堂阀。

已为明时峰,秀比谢家羯。天池水色澄,玉女窗烟馞。

雄来意将回,势走靳复呐。{含牙}襜何玲珑,剜剥非剞劂。

檐匐香中林,幽偏刚十笏。弱语旧契中,懒残曾接篸。

十年隔云霓,方寸已尘暍。相谐磁与针,相别火与沷。

白题局盐车,赤鲩跂泥淈。终缠组绶区,未离琅当□。

轻烟幂秋冠,短树暗春袜。因花想其容,闻吹骇其艴。

焦枯笑头童,伛偻疑膑𡰅。或时蔚色浮,有似釜羹鬻。

枸杞老化庞,梗楠大遮寔。木客时出侦,经僧闹无歇。

云宫熛阙开,藓壁白附没。深拗□□填,众风为哱。

龟趺屃屃存,榜额珠露揭。神肩□□蛇,涧尾架小筏。

愿子携永行,临危镇胆臲。垂悬□□苏,环珥帝畿巘。

当夫直径间,时有车载跋。中□□□弓,殪兕驮黑𦪑。

任马衔负嬴,高蛩载跛蟨。屋少□□稠,民慵牛代垡。

金碧涂么么,膏脂用轻忽。銮舆□□年,梐枑近犹兀。

佩多照乘遗,骨鲜专车殁。夭蛇尚屈郁,异事诚恍惚。

野实名玉皇,嘉形如小月。□□黄流离,尖嵏青斧钺。

掇拾未周详,张皇愧孤孑。盖以三千兵,坐收西突厥。

何当考舆图,罗缕尽毫发。钩帘水种传,入思心兵愲。

遥怜此时形,冻合如拳蕨。彼情方休休,吾意使矻矻。

安得百贲育,肩致不吾伐。却笑愚公愚,留渠且遮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雄伟神秘的山峰(西山),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展现了山的磅礴气势和奇幻色彩。全诗可分为几个层次来理解:

1. 山的雄奇形象 诗人用"如人有筋骨"形容山脊的硬朗,说山峰像屏风("扆屏")又像叠穿的厚衣("重褐"),还比喻为战场上的万马奔腾("密云暗西郊,万骑宿□□")。这些比喻让静止的山有了动态的生命力。

2. 神话色彩 诗中提到"上界府""真人窟",将山比作神仙居所。用"祭星""金界"等道教意象,以及"夔魍"(山鬼)、"木客"(山精)等传说生物,营造出神秘氛围。

3. 历史联想 通过"胡元包怀"(蒙古统治遗迹)、"汉野巨鳞"等典故,暗示这座山见证过王朝更替。诗人甚至想象用诗歌"洗"去山的历史污垢("今将诗洗汗")。

4. 人与山的互动 后半段出现更多人类活动:僧人念经、村民耕作("民慵牛代垡")、车马穿行。但山始终保持着威严,像"三千兵"镇守边疆般雄踞大地。

5. 艺术手法亮点 - 通感修辞:把泉声比作滑稽大师说话("泉为曼倩咄"),让声音有了幽默感。 - 矛盾写法:既说山"靡始亦靡终"(无始无终),又强调它"秀比谢家羯"(像东晋谢家的美少年),体现山的永恒与鲜活。 - 夸张描写:说山顶能"隐蔽星月",突出其高耸入云。

全诗核心是通过这座山展现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历史的沧桑变迁。诗人像用文字雕刻山形,既有"蹲踞虎"的威猛,又有"小月"的秀美,最终表达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人类"愚公移山"的执着,在亘古大山面前反而显得可爱又渺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