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篇

浮生厌危促,名岳共招携。云轩游紫府,风驷上丹梯。

时见辽东鹤,屡听淮南鸡。玉英持作宝,琼实采成蹊。

飞策扬轻电,悬旌耀彩霓。瑞银光似烛,灵石髓如泥。

寥廓鸾山右,超越凤洲西。一丸应五色,持此救人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奇幻之旅,充满了道教神仙色彩和浪漫想象。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对现实的不满与逃离 开篇"浮生厌危促"直接点明诗人对人间短暂、动荡生活的厌倦,想通过攀登仙山(名岳)来寻找解脱。就像现代人压力大时总想找个世外桃源散心一样,诗人选择用"云轩""风驷"这些神仙交通工具飞向天界。

2. 瑰丽的神仙世界 中间部分用大量奇幻意象构建仙境:会发光的银色瑞云(像蜡烛)、捏起来像泥巴的灵石、鹤鸣鸡叫的仙家日常。最有趣的是"玉英作宝""琼实成蹊",说仙人们把美玉当零食,吃剩的果核随手一丢就变成小路,这种土豪式修仙生活既夸张又充满童趣。

3. 济世情怀的升华 结尾笔锋一转,提到仙人用"五色仙丹"救人,说明修仙不是为了独善其身。就像超级英雄获得超能力后要拯救世界,诗人眼中的得道者最终要回归人间,用仙术帮凡人破除迷惘。那个发光的"一丸"仙丹,既是实物,也象征启迪人心的智慧。

全诗就像一部迷你玄幻电影:主角厌倦世俗→开启修仙副本→发现炫酷仙境→最后带着外挂回归救人。这种"逃离-探索-回归"的精神轨迹,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卢思道

卢思道(公元531年-583年)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齐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择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时称“八米卢郎”。北齐末待诏文林馆。北周灭齐后入长安,官至散骑侍郎。一生的主要文学活动在北朝。

0